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高港周刊

高港区宗林村:生态立村靓了"颜值"长了"气质"

发布时间: 2018-06-21 作者: 电子政务中心 字体:[ ]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初夏时节,一场大雨过后,高港区胡庄镇宗林村仿佛一幅水墨画,充满了诗情画意。

步入村中,空气格外清新,道路两旁的树木青翠欲滴,刚刚被雨淋湿的树叶绿得发亮,还有那穿村而过的河流、掩映在树木中的仿古小亭阁、悬挂于村民家前屋后的家风家训宣传牌,共同构成了一幅有“颜值”更有“气质”的特色田园画卷。

生态美、农民富、有文化,成为宗林村最鲜明的特色,也成为吸引能人回归的“名片”。村党总支书记刘伯阳说,近两年来,先后有100多位在外能人回村创业就业,超过外出务工经营人数的20%。

打造生态乡村

树在村中,村在林中

宗林村西接高港许庄,南临泰兴宣堡,是我市古银杏树木保存最多的区域之一,也是省级银杏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。

种植银杏树,是宗林村这一带农村的传统,几乎每户家前屋后都有栽种,最多的时候高达数万株。因为在过去,银杏果非常值钱,最高时卖到了30多元一斤,被当地村民称为“摇钱树”。然而,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银杏果的价格也不断下降,跌到了现在的五六毛钱一斤。

巨大的价格反差,让不少村民动起了砍伐银杏树的念头。发现这一苗头后,村党总支书记刘伯阳带领村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,动员村民们不要砍伐,特别是对那些已有百年以上树龄的300多棵古银杏树,村里一一标记下来,禁止砍伐。

福云广场是宗林村保存古银杏树木最多的一个区域,而在几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沟塘。在刘伯阳的带领下,记者专门来到这里参观,十多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树分布在广场四周,成为宗林村最大的一块“绿肺”和生态“氧吧”。

刘伯阳说,这个广场由本村企业主宗福林投资20多万元改造建成,不仅古银杏树保存了下来,也为村民们休闲锻炼提供了场地。“因此,村民代表大会上,大伙儿一致同意,以宗福林夫妇俩的名字命名这座广场。”

造绿与保护并重。围绕建设生态水美乡村,宗林村不仅沿河、沿路成片地栽种树木,还引导村民在家前屋后设立小花圃,共建成1680平方米的绿化色块、花池,栽种桂树、香樟、垂柳等20多种景观树木,形成了“树在村中,村在林中”的独特村貌。目前,该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5%,位居苏中地区之首。

在大面积造绿的同时,宗林村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。投入150多万元,填埋了全村废沟塘、臭水沟,既美化了环境,又增添了土地面积。投入100多万元,对河道进行清淤和生态护坡,下河洗衣服的村民又多起来了。组建村庄环境管护队,落实河长、路长,做到全村垃圾一日一清。

在宗林村里走一圈,不仅所有村庄道路有林荫,而且每家每户的屋前还有花池,形成了高低错落、四季常青常绿的乡村美景。用61岁的村民刘茂旭的话说,“走在村里,到处都是绿色的,而且空气新鲜,就像生活在花园里。”

天然的生态氧吧,宜人的居住环境,让宗林村成为胡庄有名的长寿村。据统计,目前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多人,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25人。

发展生态经济

美了村庄,富了村民

生态是宗林村最大的特色,也是最宝贵的财富。聪明的宗林人,在绿化造林与农业结构调整中找到了最佳结合点,通过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,既增加了绿化面积,又致富了村民。

而这还要从10多年前的农业结构调整说起。

2007年,当时的胡庄镇还属于泰兴市。围绕发展高效农业,周边不少村都搞起了大棚蔬菜。宗林村没有盲目跟从,而是结合本村栽种银杏树较多的实际,决定把苗木产业作为招引重点,全力发展绿色经济。

当年,该村一下子就引来了3名昆山老板,前来流转土地发展花卉苗木基地400多亩,成为全镇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特色亮点。

2010年,从村委会主任岗位上接任村党总支书记后,刘伯阳与村“两委”一班人经过讨论,决定仍然把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,并带头与人合股流转100多亩土地种植花卉苗木。

村干部带头,进一步推动了花卉苗木产业在宗林村的发展。此后几年内,又相继引来六七位外地老板和本地能人投资。目前,该村共有花卉苗木基地1200多亩,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0%,占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的33%。

刘伯阳说,目前,这些基地栽种了香樟树、桂花树、广玉兰和红叶石楠等20多种花卉苗木,销往盐城、徐州和山东等地,年销售额达千万元。

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,有力地带动了村民致富。据不完全统计,当地为苗木生产服务的工人达到了500多名。村民田宝国告诉记者,他家有1亩多地流转给了昆山老板种植花卉苗木,年租金900多元。他的妻子常年在这个花卉苗木基地打工,一年务工收入1万多元。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”如今的宗林人,在发展生态经济上做足了文章,不仅花卉苗木产业形成了影响力,而且生态螃蟹养殖也打响了“江水清沙”品牌。

3年前,村委会副主任曹书娟带头在本村流转200多亩土地养起了螃蟹。目前全村已有1000多亩生态蟹塘,年产螃蟹30万斤,主要销往上海、北京和深圳等地,成为宗林村第二大特色生态产业。

“江水清沙,顾名思义就是用江水养殖。”曹书娟告诉记者,宗林村与长江边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,从长江口经古马干河,再经宣堡港,长江水直接流入宗林村,为养殖螃蟹提供了优质的水源。加上宗林这一带为高沙土地区,水无法长久存储,渗入地下的水就如同过滤了一样,对村庄河道不会产生任何污染,保证了河水的水质,也保证了螃蟹的品质。

看到当前乡村旅游的大好发展机遇,宗林村又把目光瞄准了特色乡村游,规划改造10多户民宿,把更多的生态特色转化为生态效益,鼓起村民的钱袋子。目前,该村已被列入胡庄镇自驾一日游线路节点。游客到宗林村,不仅可以观赏生态美景,还能品尝优质的螃蟹。

融合生态文化

沁润乡风,涵养气质

如果说美丽的生态环境扮靓了宗林村外在的“颜值”,那么生态与文化的相融则沁润了乡风,涵养了宗林村内在的“气质”。

在宗林村走一圈,你会发现每家每户的墙壁上都悬挂着一幅家风家训的宣传牌。语言朴实,但通俗易懂,已成为宗林村最具特色的乡村文化,也孕育出了宗林村人独特的气质与性格。这种气质就是对道德的遵从,对生态的坚守。

在担任村干部之前,刘伯阳当过兵,做过代课教师,也担任过原镇毛巾厂的厂长。经过这么多岗位的摸爬滚打,他认为,最难管理的是农村,最难教育的是农民。建设特色田园乡村,光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够,还要有能够塑造农民灵魂的乡村文化,通过文化的熏陶提升村民的素质。

几年前,在村庄环境整治中,因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不够,经常出现花草树木刚刚栽下去不久又被扒翻的情况。为引导村民自觉地保护绿化、保护环境,宗林村大力推动生态与文化相互融合,通过生态建设让乡村文化更有特色,通过文化熏陶让生态环境更有生命力。

一方面,通过村民代表大会,重新修订村规民约,形成“二不一可”的“铁规矩”:成材银杏树不能砍挖,用于绿化美化的苗木不能出售,可以出售的商品苗木必须有挖就有栽。

另一方面,向全村征集了400多条家规家训,充分发挥家规家训凝聚、教育、引导的作用,成为村民自我约束、相互监督的“软规矩”。

67岁的老党员田海网给自己定了这样一条家风家训:“勤为本,节为根。”他要求自己的家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,夏秋两熟的稻麦秸秆全部堆成堆子,从不在田地里焚烧,说到底还是保护生态环境。

以征集家风家训为契机,该村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进一步向“五星级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等评选活动中延伸,把庭院绿化率作为评选的硬性条件之一。

刘伯阳说,过去,村里搞绿化,占用了村民家前屋后一点蔬菜地,群众不理解,还跟村里要贴补。现在,大伙儿不仅不要贴补,相反是请求把花圃再扩大些,把栽植的苗木档次再提高些。不少能人,还主动捐资造绿。“如今的宗林村,爱绿、造绿、护绿的理念,已深深地根植于村民的脑海里,成为大家一种共同的习惯。”[来源:泰州日报 作者:泰州日报记者 曹茂良 王庭君 通讯员 束羽 刘向前]

分享到: